查看原文
其他

解读《苏东坡传》2、一鸣惊人天下知,春风得意马蹄疾

晓书童 晓书童频道 2022-12-12

点上方绿色标示

让晓书童说给您听


解读《苏东坡传》2、一鸣惊人天下知,春风得意马蹄疾


公元1037年,苏轼生于四川眉山,1101年在江苏常州去世,也是金人征服北宋的25年之前。苏轼在宋朝最好的皇帝,仁宗年间长大,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,宋神宗期间做官,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,也就是宋哲宗荣登王位的时候遭受贬谪。然后北宋庙堂之上就是翻来覆去的党政,最终国力耗尽。《水浒传》所描绘的政治黑暗,官僚腐败,就是以苏轼身后,宋徽宗时期为时代背景的。

苏轼活了64岁,但同学们经常会看到不少文字记载说他66岁病逝的,多了2年是怎么回事儿呢?在这里我们简单的交代一下。在中国古代,小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岁,而当第一个新年一到,又再加一岁。苏轼的生日是农历的12月19日,所以翻过年他就已经2岁了,但其实当时都还没满月。

苏轼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小康耕读之家,有自己的田产,家里有丰富的藏书。父亲苏洵一共有6个孩子,苏轼、苏辙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,但很不幸全都早逝。

这父子三人同在文坛上声名鹊起,被称为“三苏”,唐宋八大家他们苏家就占了三席。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。而且苏轼苏辙俩兄弟,一同为当世文坛大家,一同在政治上大放异彩,一同经历宦海沉浮,而一生都视彼此为手足知己,一生都相知相勉,也堪称传世佳话了。

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,说苏轼有一个极有才华的妹妹,苏小妹,嫁给了苏东坡的门下学士秦观。说在洞房花烛夜,苏小妹出了一个对联“闭门推出床前月”,非要让新郎官对出下联,不然就不给进洞房。秦观虽然也是才思敏捷,但此刻心中焦急,在门外徘徊了很久愣是对不出来。所幸苏轼出手相助,捡起一块石头丢进了池塘里,秦观听到“扑通”一声,启发灵感对出了下联“闭门推出窗前月,投石冲开水底天”,工整而巧妙。

这个小故事,广为流传,但很可惜,苏小妹是后人杜撰的。

翻阅苏氏兄弟俩的几百封信件,既没有提及他们有这样一个妹妹,也没有提及秦观和他们苏家有什么亲戚关系。而且,秦观第一次见到苏轼的时候,已经29岁了,早就结婚了。当时苏轼也已经42,就算他有个妹妹,也快40,要比秦观大十几岁。

从流传的趣闻轶事中我们不难发现,苏小妹总是喜爱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一样的文学难题,来刁难周围的人,而这正是苏轼乐此不疲的文字游戏。在后人的心目中,像苏轼这样一个风趣智慧的人,应该有很多有趣的故事。但一些道听途说,又不好直接安在苏轼头上,于是就想着:他应该有一个同样可爱、聪明又风趣的妹妹,来演绎这些趣闻轶事。于是苏小妹这个文学形象就诞生了。

苏小妹就是苏东坡的一个美丽倒影,苏轼在她的衬托之下,也越发的生动、亲切、有趣。


苏轼父母的教育


老父亲苏洵的一生并不顺利,古代读书人都是学而优则仕,以考取功名为最高目标。可惜苏洵屡考不中,后来索性不再参加科举,闭门在读书、思考、写作。学习一旦摆脱了功利性,眼界就会开阔,偏见就会弱化,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。后来苏洵凭借自己的著作,被朝中高官举荐,没有参加考试,直接就进入了仕途。

在老苏的言传身教,耳濡目染之下,苏轼和苏辙兄弟从小就博览群书,满腹经纶。

话说在他们10岁左右的时候,苏洵给孩子们正式取名。

苏轼和苏辙的名字都是木字旁,都跟车有关。“轼”是车厢前驾车人手扶的那条横杆。对于一辆车来说,车厢,车轮、车轴都有各自的实际用途。只有车轼,这条横杆看似可有可无,但是如果没有,这辆车也就不完整了。

苏洵是想提醒哥哥,才华横溢、锋芒毕露必然招致祸端,希望你今后能收敛锋芒,就像车轼一样,即便身处车子最显要之处,也能善于掩饰自己,可有可无,却也是无用之用。

“辙”是车轮碾压过后留下的痕迹。苏洵想要提醒弟弟,行车必有车辙,一辆车跑得再快,也不会觉得是车辙的功劳,但是有了翻车之祸,罪责也怪不到车辙头上,车辙很妥当的处于福祸之间。

真是知子莫如父,两兄弟日后的经历,真的就印证了老父亲当年的担心。苏轼一生波折,很大原因就是在于他的个性率真,口无遮拦,不善于掩饰自己。但这似乎也是今天我们喜爱他的地方。

苏辙和哥哥相比,就要稳健得多,个性深沉,含蓄不露,所以他尽管也经历了不少波折,但也算得其善终。不过在我们心中苏辙也少了许多快意恩仇、潇洒自在的魅力。

说到名字,我们再多聊两句。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。古代的读书人。通常都有几个名字,正式的名字就是苏轼,老父亲给取得。另外,“字”是给亲朋好友口头上称呼的,不提姓,直接叫子瞻,就亲切许多。如果不是很熟的人,礼貌相称就再后面加一个先生“子瞻先生”,或者“苏子瞻”。再有,很多文人会给自己取一个雅号,作为书斋的名称,也经常刻在印章上。“东坡居士”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给自己的起的,后来出名了,人们也就以雅号相称“苏东坡”。

对于儿时苏轼的影响,不仅来自于父亲的严厉要求与言传身教,也有母亲的功劳。话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,母亲给他讲《后汉书·范滂传》。

范滂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,东汉时期朝纲败坏,政权落入宦官之手,范滂刚正不阿,屡次上疏弹劾奸党,最后被奸臣陷害,判处极刑。上刑场前他与母亲诀别:“对不起,母亲。今后不能尽孝了,只求您不要为我徒增悲伤。”他的母亲说:“今天你能与忠义之臣齐名,死有何恨?美名与长寿岂能双全?母亲支持你舍生而取义!”范滂与母亲的故事荡气回肠。

十多岁的苏轼听完之后,激动的说:“母亲,如果我也要做范滂这样的人,您同意吗?”

如果是我,我可能会说:“孩子,范滂确实是个大英雄,但我可不想你为此去死。”苏轼的母亲是怎么回答的?“你能做范滂,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?”什么是伟大的人格与道德教育?正是如此。

苏轼一生果敢坚毅,百折不回,这和他儿时所受到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“三苏”与欧阳修


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,1056年,19岁的苏轼和17岁的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准备前往北宋都城开封参加科考。

他们先去到了四川省会成都,拜会地方大员张方平。苏洵将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著作呈献了上去,张方平看了之后,对苏洵非常的器重,于是写信给朝中文坛泰斗礼部侍郎欧阳修,力荐苏洵有“王佐之才”。

揣着张方平的推荐信,父子三人穿剑阁,越秦岭,迢迢万里,奔京城而去。

来到京都,苏氏兄弟首先参加了开封府组织的举人考试,轻松通过,然后就要等着第二年年正月礼部组织的殿试。期间几个月的时间,父子三人就在京城拜会结交名流显贵,其中当然包括德高望重的欧阳修。能得到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认可,那可是是天下士子都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
苏洵文章风格一贯坚持淳朴,而当时的欧阳修正决心发动一场文风改革运动,当时流行的是堆砌艰深难懂的典故和华丽的词藻,沉迷于文章的表面之美,华而不实。苏洵的坚持与欧阳修不谋而合,因此对苏洵的著作欧阳修赞赏有加。热情款待之余,还将苏洵介绍给一众高官显宦,其中就包括日后向朝廷举荐,让苏洵免考入仕的韩琦。

殿试的日子到了,主考官正是欧阳修。科举考试非常严格,为了防止徇私舞弊,考生的试卷收齐之后,由专人把所有试卷誊抄一遍。考官看到试卷的时候,不仅没有作者的名字,就连笔迹都无法辨认。而且是封闭阅卷,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得与外界有任何的接触。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考试的公平与公正。

这一届科举的参考选手阵容真是非常的豪华,有苏轼,苏辙兄弟,有后来同为“唐宗八大家”的曾巩,有程朱理学的奠基人“洛学”的代表人物程颢,还有说出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大儒张载。

在阅卷的时候,欧阳修读到一篇文章,见解深刻,文字质朴,笔力通达,尽显大家风采。欧阳修非常喜欢,本想直接列为第一名,但是转念又一想,这么好的文章,一定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写的,为了避嫌,就把这篇文章判为第二名。结果开卷一看,这本该拔得头筹的文章原来出自眉山苏轼。

在当时,主考官录取了某一考生,二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老师与门生终身不渝的关系。欧阳修对苏轼也是非常的宠溺抬爱。苏轼在考卷中引用了一个典故,欧阳修觉得很是奇怪,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个典故呢?事后就问苏轼出处在哪里。苏轼直接回答说:“我编的”。

换在今天,竟然自己捏造论据,那铁定是治学态度有问题啊,可是欧阳修却大笑说:“苏轼这个家伙,真是善读书,善用书,他日文章必定独步天下!”可见欧阳修对这个晚生后辈的溺爱。

以欧阳修在当时的政治和文坛地位,一字之褒贬,足以关乎一个人的成败荣辱。他是逢人就夸苏轼:“读这个年轻人的文章,不知为何,喜极而汗下,高兴得流汗啊,老夫应该让路了,好让他能出人头地。再过30年,无人会再提及我欧阳修,但人人都知道他苏子瞻。”

得到位高权重的欧阳修如此评价,苏轼怎能不名满天下呢?作为欧阳修,能这般提携一个20出头年轻后辈,也足见他的胸襟之宽广。

制科考试,百年第一


苏氏兄弟高中进士,仕途正要开始,可是母亲突然病故,按照儒家孝道,必须返乡守孝三年。这里的三年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36个月,准确的说是27个月,也就是2年3个月。

服丧归来,正逢一场北宋最高级别的制科考试。是由皇帝亲自主持,专门为朝廷选拔高级人才。要想获得考试资格,必须有朝中大臣推荐,并提交五十篇论文。制科考试在南北宋加起来300年时间里只举行过22次,总共才有40个人通过。而有宋一代通过科举考中进士的人有多少呢?四万人。可见制科考试级别之高,难度之大,通过率仅有科举的千分之一。

苏氏兄弟经欧阳修的推荐,参加了制科考试。苏轼被宋仁宗钦点为第三等,这听起来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成绩,但其实前面的第一等和第二等是虚设的,第三等就是最高的一等了,后面是第三次等,第四等和第四次等,第五等就是没有通过。北宋开国一百年来,此前只有一个人考中了第三次等。

这次苏轼被点为第三等,是破天荒的大事,是开国百年第一的不得了的成绩!弟弟苏辙也不甘示弱,考中第四等。

宋仁宗看到苏氏兄弟的文章大喜过望,跑去跟自己的皇后说:“今天我为后世子孙找到了两个宰相!”


天经地义的偏见


三年前的科举考试是命题作文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,就是请考生论述历代君王如何以忠厚宽大的原则奖惩赏罚。而制科考试需要考生回答几十个问题,涵盖了时政的所有方面,这可不是皓首穷经的书呆子能够应付的。

《熊毅说苏轼》里说到有这么一段,挺有意思。

在苏轼百年第一的“高考作文”中有一段是关于军事的。当时的大宋北有辽国,西有西夏,外患不断,怎么办呢?苏轼给出了一条奇谋,说干脆让与西夏接壤的秦地独立。当年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,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一带。

独立之后,陕西就成了大宋和西夏之间的屏障,让他们自己去打就好了,从此陕西是陕西,大宋是大宋,各过各的日子。这样一来宋朝能够得到战国格局的全部好处,又避免的战国乱世的害处。

秦地独立之后,可以集中壮劳力在边境屯田,以耕养战,自给自足。人们拿起锄头就是农民,拿起武器就是士兵。这就避免了宋朝当时“以不生不息之财,养不耕不战之兵”的困境。

苏轼的这个主张,如果放到今天,那绝对是人人拍案而起,竟胆敢提议分裂国家,居心何在啊?但在当时,朝廷不仅没有降罪,反而给了苏轼前所未有的褒奖。

这就是读历史让我们开阔眼界的地方,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观念,放在不同的时代,就不再那么天经地义了。

今天我们对于领土、主权的观念是随着民族国家兴起而形成的。在苏轼那个时代的人看来,土地是为人服务的,如果丢掉一片土地,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,这有何不可呢?

再有,当年与苏轼同为旧党领袖的司马光,在与西夏议和的时候,建议把六寨归还西夏。

当年大宋和西夏建交,西夏内乱,他们的国王遭到软禁,宋神宗打着援助西夏国主的旗号发兵,占领了六寨。等到西夏内乱平定,宋神宗又出尔反尔,不愿意归还土地。后来司马光提议归还,并没有主权、领土之类的考虑,仅仅是根据当时的利弊考量,认为还回去更加划算。

第二年,宋朝也确实采纳司马光的建议,用土地交换战俘。这笔交易是否应该,基于不同的观念有不同的解释。

今天我们不妨借古人的行为,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心中的那些刻板印象。

现在,苏轼取得了科举第二,制科百年第一的辉煌成绩,有欧阳修这样的前辈鼎力提携,甚至得到了最高领导宋仁宗的赏识。这位闻名天下,春风得意的年轻人,之后在为官之路上否能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呢?我们下期节目接着聊。

我的付费专辑转述《置身事内》已经上线,想要读懂中国经济,必须要先读懂中国政府。读完这本书,你会深刻理解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变迁的背后逻辑,进而能够理解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,他能帮我们寻觅到一些机会,争取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。通过音频下方的海报二维码,可以优惠购买,感谢支持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